时间:2023-02-05 18:59:35 | 浏览:1043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都离不了物联网。摄影/ 朱吉鹏)
物联网十年,没有“BAT”
本刊记者/杨智杰
发于第915期《中国新闻周刊》
从物联网概念在1999年第一次被提出,科学家和业界一直在为人们描绘一个明日世界:万物互联,高效便捷。
“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这是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描述的物联网时代的图景。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被业内称为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据测算,物联网将连接起上百亿乃至千亿的设备,被许多国家列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不少巨头企业也纷纷抢滩布局。但尴尬的是,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年,一直不温不火,缺少大规模商用落地。被喻为“互联网的下半场”的这一产业,却始终没有出现“BAT”这一类巨无霸企业。
2019年,5G开启商用,加上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助力,下一个十年最大的未知数在于:物联网能否催生新的BAT?
高度碎片化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始于2009年。这一年,“感知中国”的概念被提出,不久之后,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012年,国家颁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有了政策加持,物联网一时成为了最时髦的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信息化蓝皮书提到,当时各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发展物联网都很重视,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
过高的期望值后必然会出现泡沫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大家一窝蜂做物联网,辛辛苦苦却不见成果,无法落地,还有一些企业借助物联网项目圈钱、圈地。
王正伟记得,当时很多政府、企业的示范项目完成得很顺利,一旦到大规模应用,就发现很难推广,“用人联网的通信模块做物联网,连接数少时,成本可以负担。但是物联网连接数规模一般都过万甚至是几十万,我们就发现成本难以接受。”
除了成本制约,物联网的系统复杂性更是让从业者如同盲人摸象。
不同于云计算等单点技术,物联网高度碎片化。物联网的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当时市场并没有从底层技术开始系统研发,而是各干各的。王正伟说:“像撒芝麻一样都做,没有一家可以做成世界级的产品。”
除了技术,碎片化还表现在应用层面,量小种类多。邹德宝是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他更愿意把物联网称为“生态系统”,每一部分要并驾齐驱、环环相扣,才能在应用层体现出来。
“现在大家称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我觉得有些片面。这个说法是重视物联网技术,忽略了产业。”邹德宝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物联网应用层面同样高度碎片化,各行各业都可以搭乘物联网这趟“快车”,但对物联网产品的需求各有差异,行业之间壁垒很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曾公开表示,“很长时间以来物联网存在标准与应用的碎片化现象,这就制约了物联网产品规模化效应的发挥。产品没有规模,价格就难以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到推广。”
2012年以后,国内物联网的讨论渐渐凉了下来。但此时,国外物联网的进展却开始出现上升曲线。2014年1月,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带动智能硬件的热潮。两年后,思科收购物联网平台供应商Jasper Technologies。
技术标准上,在2016年也往前跨了一大步。这一年,3GPP 的NB-IoT(窄带物联网) R13版本冻结,全球运营商终于有了基于标准化的物联网专有协议,窄带物联网迎来规模商用。窄带物联网可以实现移动网络上物与物的连接,解决了此前物联网成本高的痛点,拥有大容量、广覆盖、低功耗等优势。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也开始强劲增长,达到84亿台,首次超过人口数量。
2019年,美国、韩国、中国等纷纷发放5G商用牌照。“因为5G的商用,2019年迎来物联网发展的新起点。”王正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5G并非万能宠儿
“5G技术的商用无疑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邹德宝说。
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预计,5G将会促进物联网市场规模迅速提升,预计2020年~2025年,5G直接拉动的物联网连接数将累计达到124.5亿。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说5G最主要的应用是物联网,不如说物联网实实在在的需求,造就和催生了5G。
中移物联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行业总监白天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把物联网应用画成金字塔,窄带物联网能够解决的是金字塔底座的内容,这些应用接入数量大,但是带宽要求低,不需要低时延,比如抄表、烟感等。而金字塔尖的应用,用户数不如底座多,但要求网络大带宽、低时延,5G真实满足了这一部分的需求,目前业内已经明确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车联网、VR/AR等。
“物联网原有的采集方式,具备了技术,但是缺乏路径(网络),5G打通了这个瓶颈。”大唐融合通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顾铭延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但是物联网的大规模商用落地,并不完全取决于5G。
“并不是5G网络建设好以后,就能立马带来经济效应。”顾铭延说,“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科研机构以及产品供应商共同推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5G只是解决了物联网发展的一部分问题,不是万能宠儿。“5G本质上不能给物联网规模商用带来发展,只是在传播场景上提供更好的条件。规模商用的话,还是需要上游传感器技术进行革命性的自主化,下游终端产品出现更创新的应用。”邹德宝介绍。
企业的困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副总工高艳丽曾经参与《物联网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她在与很多企业接触时注意到:物联网点多面广,应用碎片化,很多企业不敢贸然进入物联网,但是又不愿意完全放弃这个领域,因为信息化是大趋势,离不开物联网。
“企业不知道怎么搞物联网,非常困惑。”高艳丽说。
除了高度碎片化,邹德宝分析,物联网规模商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芯片和传感器这些核心基础能力,从源头遏制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4)》显示,中国中高端传感器的进口比例达80%,传感器芯片的进口比例更高达90%。
万物互联时代对传感器的需求极大。邹德宝介绍,传感器国产化程度低,过度依赖进口,国家和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会直接影响政府和企业在使用物联网时的意愿。
缺乏标准也成了物联网产业不可回避的瓶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2018)》提到,一些重要标准研制进度较慢,跨行业应用标准制定困难,尚难满足产业急需和规模应用需求。
高艳丽指出,物联网在技术和应用上都缺乏标准。她举例,物联网信息采集时,传感器采集量、采集的协议、后端设备连接、数据格式等标准目前都没有统一,有的只是企业标准,各个厂商自己做自己的。
“标准不统一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同一设备或同一个功能,两个产品无法对接。统一标准很重要,可能会加速物联网产业集群。”白天石说。
“搞技术的人不懂市场,懂市场的人不懂技术。”邹德宝指出物联网不温不火的另一大主要难题,产业不协同。
高艳丽长期观察物联网市场,她关注到,物联网很多应用领域需要千万级别的感知终端,但是传感器厂商却不了解前端需求,除非有人找他们定制,这反应了需求方和供给方不对接。她认为,产业协同,目前只能靠国家大的专项牵引。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本质上仍然离不了物联网。虽然当前有很多鸿沟阻挡在物联网面前,但高艳丽认为,未来十年,物联网一定会迎来爆发,目前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会在十年内解决,“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国家没有统一标准,肯定有BAT这样的大企业出面,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标准,由巨头瓜分市场。”
飞起一头大象,甚至航母
物联网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2018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由2008年的500亿美元增长至近1510亿美元。即便摆在物联网产业面前仍然有诸多瓶颈,面对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谁也不愿意错过物联网的快车。
中国移动成立了专业经营物联网的子公司中移物联有限公司。中移物联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行业总监白天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两年,对中国移动乃至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市场面临瓶颈期,大家都在加大投资物联网,并把这个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物联网成为通信企业连接数新增的主力,战略意义明显。”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2018)》提到。截至2018年末,国内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用户数已突破7.6亿。运营商除了建设5G网络外,还参与到了物联网平台、通信芯片、云、提供物联网卡等业务。
然而运营商只是物联网产业中的一个环节,光靠运营商无法做大做全。面对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增速放缓,互联网公司也将目光投入到了这块“大蛋糕”,将物联网作为新一轮数据红利增长的主要来源。
2018年3月,阿里巴巴高调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IoT也是阿里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的一条新的主赛道,重要的方向之一是向客户提供“云管端”整体物联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的入局,被看作2018年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王正伟分析,过去这么多年来,参与物联网的知名企业或者大企业太少了,此前牵头的是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等传统的电信厂商。阿里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参与进来,对中小企业和整个产业都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2018年9月,腾讯也进行重大战略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物联网成为该事业群中重点领域之一,目标是利用自身优势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小米则打出口号,称自己是“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如此形容IoT的未来:“过去雷军在风口上飞起一头猪,现在是飞起一头大象,甚至一艘航母。”
参与者还包含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垂直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熟知行业痛点和需求,凭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打造物联网平台,赋能行业。
8月9日,华为发布新的操作系统“鸿蒙”。华为对外声称,该操作系统专门为物联网开发。华为其实早已开始布局物联网,2017年,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表示,物联网作为新技术领域,是华为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
虽然目前发展物联网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白天石认为,目前物联网还是一片蓝海,大家处于“百家争鸣”的时期,未到诸侯割据甚至大一统产生独角兽企业的阶段。
而在未来十年,到底会不会出现像BAT这样的巨头?邹德宝认为,5G时代,这个巨头一定会出现。但到底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智能硬件厂商,还是解决方案服务商,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他认为,企业要根据对物联网产业的理解,及时调整战略模式,“谁能拿出最适用产业发展的经营战略,谁可能会成为行业龙头。谁要是调整得晚,可能就会错失机会,甚至由巨头变成被淘汰者。”
在漆黑的仓库中,机器人正在不停忙碌着,它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行进,把各类货物准确投递到工位上,上百台机器井然有序,就算没有灯光也不会发生碰撞……大家看到这个场景会不会疑惑这是为什么?其实这只是物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场景。近几年物联网飞速发
物联网行业也是近几年的热门行业,虽然“物联网”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就诞生了,但是这个行业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2010年以后。尤其是5G诞生以后,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根据IDC的数据,2021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支出规模达6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当地时间1月31日,作为行业内最受瞩目的大会之一,由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和工业物联网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物联网大会在巴塞罗那拉开帷幕。无锡高新区欧洲科技经贸出访代表团参加开幕式,和4家有计划在中国发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已经成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嵌入式设备将各种日常用品(厨房用具、汽车、恒温器和婴儿监控器)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人员、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
文| lefthand基本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
二十一世纪始于互联网使用的兴起。2000 年,互联网占电信信息传输的 51%,到 2007 年,这一比例很快飙升至 97%。尽管互联网开始了它的卑微旅程,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并逐渐主宰了电信行业,但互联网的概念是现在必然会超越计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梦想过智能家居,我们的电器会。当您想要开始新的一天时,闹钟响起,咖啡壶开始冲泡。当你穿过房子时,灯会亮起。一些看不见的计算设备会响应您的语音命令,在您准备好时阅读您的日程安排和消息,然后打开电视新闻。您的汽车会驱使您通过最不
在去年的一年里,物联网的概念被炒的火热,很多人听说过物联网这一技术术语,但仍对其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正因为它的热度高,所以让许多骗子有机可乘,借着这个机会,骗了许多人,坑了许多钱。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联网呢?首先你应该知道的是,物联网的定义可简单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
物联网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有数十亿的设备或事物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和彼此之间。物联网设备有哪些例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尽管物联网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你可能会更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连接的生态系统是“智能家居”或“连接的家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益意物联物联网已经“热”了很多年。在国内,自2009年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示在无锡“建立全国物联网中心”开始,物联网行业迅速升温 ;国际上,Gartner自2012开始将“The internet of every
具体什么是物联网呢?简单说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网。是通过传感器把物互联起来。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信息感知是物联网的基本
试着物联网越来越多的被人熟知,关于物联网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通常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 IoT) 的广义定义,光从字面上来解读就是万物皆可连接到网络,但光是上网还不够,想象如果这些装智可以多了项人类的智慧,彼此